精液分析是針對男性排出的精液從肉眼和顯微鏡下進行一系列指標檢測的項目,是評價男性不育最基本的、首要的檢查項目。
常規檢測指標主要包括:精液量、精液外觀、液化時間、PH、精子濃度、精子活力、精子存活率以及精子形態學分析等。現男科實驗室對各指標的評估均以《世界衛生組織人類精液檢查與處理實驗室手冊》(第五版)為指導手冊,各指標參考范圍及相關臨床意義如下:
精液量 正常參考范圍為≥1.5ml。無精液癥常見于不射精或逆行射精;少精液癥在排除人為因素如性生活頻度高、精液收集不完整后,常見于附屬性腺感染、不完全性逆行射精、雄激素缺乏或精囊的發育不全等;若精液量過多常見于附屬性腺活動性炎癥,這種情況下精子被稀釋而相應減少,從而影響男性生育。
精液外觀 呈乳白色、均質、半流體狀液體,長時間未排精的男性射出的精液略帶淡黃色,老年男性精液可呈暗黃色。精液清亮、透明常見于無精子或少精子癥男性;精液若呈棕紅色或帶血,稱為血精,常見于精囊性炎、前列腺炎等生殖系統疾病,也可能前列腺癌、輸精管的微小損害等;黃疸病人的精液或服用維生素等藥物者精液可呈現黃色。
液化時間 正常精液標本在60分鐘內液化,但通常情況下在15分鐘內精液液化即可完成。若超過60分鐘仍未液化,被稱之為液化不全。精液液化不全在排除人為因素(射出精液的第一部分丟失)后,常見于前列腺疾病,特別是和前列腺炎有關。
PH 正常精液PH值為≥7.2。若精液pH值<7.0,多見于少精或無精癥,常反映輸精管道阻塞、先天性雙側輸精管缺如、精囊腺發育不良或附睪病變等;若精液pH值>8.0,常見于急性感染,如精囊炎、前列腺炎等。(注:測定精液PH值應在精液液化后立即測定,因為精液放置時間較長會影響PH值測定結果)
精子濃度、精子活力 精子濃度參考值為≥15×106/ml,精子活力參考值為PR≥32%,PR+NP≥40%。精子濃度低于參考值下限時,常見于精索靜脈曲張、大劑量放射線或某些藥物的影響,若多次檢查未有精子為無精子癥,主要見于睪丸生精功能低下、CDAVD或輸精管梗阻等。精子活力不足或不動精子數增多導致原因多樣,常見見于睪丸生精功能低下、精索靜脈曲張或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等。
精子形態 精子正常形態百分率參考值≥4%。畸形精子增多,常見于精索靜脈曲張、生殖道感染或免疫功能異常、藥物或其他因素影響等。
精子存活率 精子存活率的正常參考值為≥58%,主要用于核實精子活力的準確性,一般高于精子活力。若出現活的但是不動的精子比率異常增高,應懷疑精子鞭毛結構有缺陷。
必須要注意的是:精液量、精子濃度、精子活力等指標受平時健康水平、休息的好壞、飲酒等多種因素影響,可能導致每次精液分析結果不一樣,甚至相差甚大,故而不能以一次精液分析結果做出評價。可在禁欲時間保持一致的條件下,間隔2~3周進行精液重復檢查,這可以對生精的基本功能有一個適當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