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粒細胞在臨床上是指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低通常說明體內的中性粒細胞被過度消耗或者生成減少,考慮是病毒性感冒、麻疹、水痘、乙型病毒性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原因導致,需要及時就醫。
1、病毒性感冒:
此疾病是病毒感染引起,患病后會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使體內的中性粒細胞消耗增多而影響檢查結果,還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復方氨酚烷胺片、復方氨酚那敏顆粒、氨酚咖那敏片等藥物治療。
2、麻疹:
該疾病是麻疹病毒感染導致,患病后會使皮膚上出現斑丘疹,還會累及免疫系統而引起中性粒細胞數值下降,甚至會出現發熱。該疾病具有自限性,多數患者可以自行恢復,如果出現發熱,也可以通過溫水擦拭皮膚、毛巾冷敷額頭等方法進行物理降溫。
3、水痘:
發病原因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有關,會對皮膚造成侵犯而形成丘疹以及皰疹,還會誘發免疫反應,使體內中性粒細胞被過多破壞后出現檢查結果偏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昔洛韋膠囊、鹽酸伐昔洛韋片、泛昔洛韋片等藥物治療。
4、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侵入體內后會損傷肝臟,還會激活免疫反應而引起中性粒細胞數值偏低,并伴有食欲下降、黃疸、肝區疼痛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恩替卡韋膠囊、替比夫定片、拉米夫定片等藥物治療。
5、再生障礙性貧血:
患有該疾病后會對骨髓造血功能造成影響,使全血細胞減少后出現中性粒細胞偏低,還容易引起貧血、出血等癥狀。可以遵醫囑選擇環孢素注射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藥物治療。
在恢復期間要注意休息,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加強身體保暖,及時戒煙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