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體溫調節的特點有哪些
新生兒體溫調節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成熟,產熱代謝的內分泌調節功能低下,糖原和棕色脂肪的儲存比較少,體表面積相對比較大,皮膚比較薄,血管豐富較多,易于散熱。第二新生兒缺乏寒顫的物理產熱機制,棕色脂肪為其化學產熱的主要部位,占體重的2%到6%,位于肩胛,肩間區,頸部,腋窩,胸腹大血管,腎上腺周圍,消耗以后不能夠再生。第三新生兒皮下脂肪組織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飽和脂肪酸熔點比較高,當體溫降低的時候皮質容易發生凝固而硬化,所以臨床上對于新生兒要注意保暖。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足月新生兒體溫的生理特點因為新生兒在媽媽的宮內,環境溫度是偏高的,然后一旦分娩出來之后,體溫都要迅速的下降,在12到24小時之后,開始慢慢地又恢復到一個正常的,36到37度左右的體溫,所以新生兒生后,家長要注意一個保暖,免得受寒冷的損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是不穩定的不完善的,意思就是說新生兒這種體溫,它會隨著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如果你的環境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新生兒的體溫就可以增高,如果環境溫度低,新生兒的體溫就可以有所降低,所以對于新生兒的護理方面,要給一個合適的環境的室溫,差不多24到二十五六度的環境,二十四五度是比較合適的,這么一個環境溫度,另外一個就是還要注意,給寶寶要有一個合理的喂養,如果你生后前幾天喂養不足的話,他水分不充足,這樣新生兒他脫水,然后可以發生一個新生兒脫水熱。01:47
-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特點有哪些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特點有哪些,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話,一個是出現比較早,在生后24小時之內出現,程度比較重,足月兒的話可能大于,12.9個毫克每分升,早產兒會大于15個毫克每分升,這個進展比較快,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超過5個毫克每分升,是持續的時間比較長,或者是退而復現。黃疸的程度的話,除了顏面部軀干以外,還可以累積到四肢,及手足心均可以出現黃染,這個病理性黃疸。另外它在黃疸的顏色,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的話,它是呈橘黃色或者是金黃色,如果是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的話,主要是表現為暗綠色或者是盈黃色。這種病理性黃疸的話,它可以伴隨著其它的一些表現,像溶血性黃疸多伴有貧血,肝脾的腫大有出血點,有水腫心衰,感染性黃疸多伴有發燒,感染中毒癥狀,梗阻性黃疸的時候,多伴有肝腫大。大便顏色發白尿色發黃,病理性黃疸重癥的話,可以表現反應差精神萎靡,厭食肌張力減低,進而出現容易激惹,高聲的尖叫呼吸困難,驚厥或者是角弓反張,肌張力增高等表現。01:50
-
新生兒體溫調節的特點有哪些新生兒體溫調節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成熟,產熱代謝的內分泌調節功能低下,糖原和棕色脂肪的儲存比較少,體表面積相對比較大,皮膚比較薄,血管豐富較多,易于散熱。第二新生兒缺乏寒顫的物理產熱機制,棕色脂肪為其化學產熱的主要部位,占體重的2%到6%,位于肩胛,肩間區,頸部,腋窩,胸腹大血管,腎上腺周圍,消耗以后不能夠再生。第三新生兒皮下脂肪組織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飽和脂肪酸熔點比較高,當體溫降低的時候皮質容易發生凝固而硬化,所以臨床上對于新生兒要注意保暖。語音時長 1:34”
-
新生兒期體溫調節有哪些特點新生兒期體溫調節的特點有環境溫度改變的時候皮膚的溫度感受器將沖動傳入到體溫中樞引起反射性的應答,溫度升高時化學性產熱被抑制,足月新生兒主要通過增加皮膚水分的蒸發來散熱,寒冷的時候新生兒沒有寒顫反射,此時代謝肺通氣量和心搏出量均增加,從而提高產熱,同時末梢血管收縮從而減少散熱。新生兒皮膚血管收縮的反應性比較強,但是皮下脂肪少,早產兒皮下脂肪更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所以總的保溫能力是比較差的,當溫度降低到35度以下的時候,新生兒主要通過非寒顫性產熱,也就是化學性的產熱。語音時長 1:14”
-
新生兒肺炎有哪些特點病情分析:特點有:一,由于新生兒抵抗力差,適應外界能力較差,肺部發育不健全,所以新生兒比大嬰兒更容易患肺炎。二、年齡越小肺炎的危重程度越高,病程發展快,變化大,需要及時救治。三、新生兒肺炎常見的是因為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所引發。四、新生兒體質虛弱病情往往危重而復雜,容易合并其他的并發癥。五、臨床表現跟大孩子的肺炎不一樣,典型,沒有太多的特異性,往往表現為吐沫,有時咳嗽不是特別明顯,體溫表現為體溫不升,而不是表現為發熱。肺部有時候聽不到肺部啰音,表現為呼吸音減弱等等。意見建議:建議加強新生兒的護理,避免著涼,避免和其他有疾病的人接觸,環境要干凈,溫度適宜,平時要避免嗆奶等情況。如果有肺炎的癥狀,需要及時治療,密切觀察。
-
新生兒黃疸都有哪些特點病情分析:新生兒出生后出現的黃疸多是生理性黃疸,在生后2-3天會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后開始消退,除面部、鞏膜輕度黃染外,沒有其他癥狀。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就比較嚴重,基本是全身黃染,伴隨著發熱等癥狀,有時甚至出現激惹、驚厥的表現。意見建議:如果是生理性黃疸,建議不用特殊干預,一般都會自行消退。如果異常,可考慮使用退黃疸藥物以及照射藍光。如果屬于病理性黃疸,可明確引起黃疸的原因,考慮是否手術治療。
-
新生兒體溫調節是怎樣的在胎兒期宮內溫度高,新生兒出生時體溫明顯下降,以后逐漸回升,通常生后12~24小時體溫達到36℃,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體表面積相對大,皮下脂肪少,熱量容易散發。同時新生兒皮下脂肪含固體脂肪酸多,液體脂肪酸少,所以新生兒皮下脂肪容易在溫度下降時凝固,新生兒外科病人應維持其腹壁皮膚溫度在36.
-
新生兒體溫調節是怎樣的新生兒的體溫調節能力相對較弱,主要依賴于外界環境溫度的調節以及自身的生理反應來維持體溫穩定。新生兒的體溫調節機制與成年人相比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體溫調節中樞不成熟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相對不成熟,對于體溫的調節能力較弱。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