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后可能會導致心臟病。
心臟驟停通常是指心臟泵功能的突然停止,是心臟猝死的重要原因,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意識突然喪失和脈搏消失。原因有很多,包括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溺水、創傷、酸中毒和低氧血癥可能導致心臟驟停。心臟驟停期間患者會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可能導致心臟自身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及其他組織和器官供血不足。如果心臟驟停時間較長,則需要積極搶救治療、心肺復蘇、體外電除顫、電復律等治療。
心臟驟停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搶救治療,如硫酸阿托品片或鹽酸維拉帕米緩釋片等。家屬還要解開患者頸部及其他部位的衣服,清理患者口腔中的異物,使患者頭部向一側傾斜,確保呼吸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