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一般可以通過應用藥物積極治療控制。
小腦萎縮是一種影像學表現,主要表現為小腦容積減少,腦溝增深增寬。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衰老、小腦疾病、藥物中毒等。腦是神經系統一個重要的運動調節中樞,主要作用是維持軀體平衡,調節肌張力和協調隨意運動。當小腦萎縮后患者可出現共濟失調、平衡障礙及構音障礙。
目前醫學水平對已經形成的小腦萎縮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小腦萎縮可以通過應用藥物積極治療控制。如氯硝西泮,主要用于癲癇和驚厥,也可以改善共濟失調癥狀;丁螺環酮、坦度螺酮可部分改善小腦共濟失調癥狀;利魯唑,也可用于緩解共濟失調癥狀。
另外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并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平時的飲食要注意補充營養,營養失衡容易對大腦的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應盡量使患者飲食攝入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