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十歲孩子體溫在36℃~37℃正常,超過以上范圍要及時進行物理降溫,必要時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口服藥物的方式治療。
體溫通常會受外界溫度、情緒等影響出現波動,一般會在36℃~37℃之間,如果體溫超過了37.2℃,則屬于發熱的范疇。如果孩子發熱的同時,體溫并沒有超過38.5℃,可以先進行物理退熱,比如可以使用退熱貼進行物理退熱,或者使用冷毛巾擦拭腋窩、肘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達到物理散熱的目的。如果體溫已經超過了38.5℃,并且出現了嗜睡、惡心等不良反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熱藥物進行治療,常見藥物通常包括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顆粒、對乙酰氨基酚栓等,用藥后能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達到解熱鎮痛的作用。
為了有利于身體恢復,還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果發熱是因為細菌感染引起,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肟顆粒,頭孢呋辛酯顆粒等藥物治療,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可以遵醫囑使用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利巴韋林顆粒、藍芩口服液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