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和濕氣重有關系,兩者相互影響,互為表里。
脾主濕,喜燥惡濕。脾臟對體內的水濕具有運化的作用,能促進水液的代謝。脾臟功能出現了問題,濕邪就會在體內泛濫,濕氣重是表象,濕氣重的關鍵原因是脾虛不能運化濕氣,濕氣重又容易傷脾,脾傷只會加重濕氣,脾主運化,把水分傳輸到各個部位去,脾傷會影響脾的正常運轉,導致水分排不出去,在體內堆積,自然濕氣重,脾虛和濕氣重是一對互相影響的因素,而且濕氣重,脾虛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虛胖,脾臟的功能就得不到正常的發揮,反過來進一步加重體內的濕邪,形成惡性循環。治療濕邪為患的疾病需要健脾利濕,打破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身體才會健康。
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臟腑器官,營衛經絡,機體五官孔竅全都是賴于脾胃的運化,元氣、精氣的滋養也全是賴于脾胃,脾胃健旺,水谷精微化源充足,則精氣充盛,臟腑功能強盛,形體健康,精神好。脾胃是促進和調節機體新陳代謝的關鍵,保證生命活動能正常進行。五臟六腑接受氣于胃,所以脾胃的強弱與人體的健康、生命都有密切關系,具體以中醫辨證施治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