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涼手心熱可能是因為不良飲食習慣、心理因素、氣血不足、腎陰虛、氣滯血瘀等因素導致,患者需要根據不同的原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不良飲食習慣:
如果長期處于食用辛辣油膩食物、經常攝入涼性食物等不良飲食階段,容易對肝臟、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產生影響,造成消化器官內部火氣含量過多,引起身體上火,導致手心熱身體涼、飯后腹部發脹、食欲大幅度下降、口腔干燥、情緒煩躁焦慮、大便干燥、排便困難等癥狀。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清淡飲食,可以食用小米粥、南瓜粥等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胃腸道的運化功能。
2、心理因素:
當人處于高度緊張或情緒壓力較大的狀態時,如長時間處于抑郁狀態或精神壓力太大,可能會對心臟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血液循環和體溫調節機制。導致手心發熱,但身體其他部位由于血管收縮等原因而感覺寒冷。建議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進行慢跑、打太極拳等體育活動,及時調整自身情緒,緩解身體不適。
3、氣血不足:
通常是過度勞累、久病、飲食不節、情緒不調等因素導致的,出現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蒼白、怕冷等癥狀,可遵醫囑服用驢膠補血顆粒、參苓白術丸、歸脾丸等藥物進行調理。
4、腎陰虛:
若腎臟內部的陰液長時間處于缺乏狀態,容易出現腎臟內陽氣含量下降,造成腎陰虛,導致手心熱身體涼、頭部有眩暈感、咽喉疼痛、耳內出現嗡嗡聲等癥狀。建議遵醫囑使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5、氣滯血瘀:
因氣的運行郁滯不暢,導致血液運行障礙,出現胸悶、面色無光、易怒、身上涼四肢發熱等癥狀,可遵醫囑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復方丹參片等藥物進行調理。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天氣的變化適當添減衣物,做好保暖的工作,平時也可以經常使用熱水泡腳,也可以泡熱水澡,也可以經常搓一搓手和腳,進血液循環,在外在飲食方面也可以多喝一些熱粥、熱面等食物,給身體提供能量。除上述原因外,還有可能是感染導致的。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醫,查明病因后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