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通常是指高熱,高熱過后臉上出現紅色斑點可能是發生了藥物性蕁麻疹、幼兒急疹、麻疹、風疹、艾滋病等原因引起的,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1、藥物性蕁麻疹:
引起高熱的原因有多種,比如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如果患者服用了退熱的藥物,比如布洛芬緩釋片、對乙酰氨基酚片、尼美舒利顆粒等,會使體溫下降,如果對于其中的成分過敏,可能會引起藥物性蕁麻疹,出現臉上有紅色斑點、瘙癢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藥物治療,可以起到抗過敏的作用。
2、幼兒急疹:
是一種嬰幼兒期常見的發疹性傳染病,通常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引起,也可能是由人類皰疹病毒7型或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熱,退熱后會出現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等。可以遵醫囑應用對乙酰氨酚顆粒、布洛芬混懸液、利巴韋林顆粒等藥物治療,顆粒劑建議在餐后半小時到一小時用溫開水溶解后服用,能夠幫助改善癥狀。
3、麻疹:
是由感染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會引起機體產生免疫應激,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癥狀,發熱3~4天后,會在耳后發際、額面、頸等部位出現充血性紅色斑丘疹。可以遵醫囑應用布洛芬干混懸劑、維生素A軟膠囊、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等藥物治療,應足量足療程用藥,避免私自盲目的停藥或減藥,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
4、風疹:
主要是因感染風疹病毒引起的,也可導致機體產生免疫應激,前驅期會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癥狀,1~2天后會進入發疹期,皮疹一般為紅色或淡紅色斑疹、斑丘疹。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布洛芬干混懸劑、對乙酰氨基酚顆粒、尼美舒利分散片等藥物緩解病情,同時應適當的隔離,以防傳染給別人。
5、艾滋病:
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患病后會導致免疫系統受損,出現發熱的癥狀,隨著病情發展也可出現皮疹、淋巴結腫大等。可以遵醫囑服用拉米夫定片、富馬酸替諾福韋片、恩替卡韋片等藥物治療,餐后半小時到一小時口服,有助于控制病情進展。
日常生活中應做好自我管理,患有疾病時避免私自盲目的濫用藥物,以防用藥不當產生不良后果。還要保持自身與環境衛生,以免引起病原微生物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