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這個的治療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就是藥物治療,因為心肌缺血的發生原因就是心肌血液的供需失衡,所以說治療心肌缺血,無外乎就是增加心肌的供氧,或者是減少心肌的耗氧,從而使心肌氧的供需達到平衡的狀態。常用的藥物第一種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預防動脈栓塞。藥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第二大類藥物是β受體阻滯劑,可以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預防猝死。常用的藥物有倍他樂克,比索洛爾,普萘洛爾,但是這個一定要根據血壓來進行選擇,因為這個藥物有稍微的降壓的作用。
第三就是鈣離子拮抗劑,可以抑制心肌收縮減少心肌耗氧,還可以擴張冠狀動脈,然后使心肌供氧增加。常用的藥物有維拉帕米,地爾硫卓,硝苯地平等等。
第四個藥物是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穩定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形成血栓,預防冠脈血栓形成閉塞。常用的藥物有瑞舒伐他丁,辛伐他丁等等。
還有一大類治療叫介入治療,我們知道心肌缺血就是心臟供血供氧不足,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血管狹窄導致,所以我們可以做造影,看看血管到底狹窄多少,如果血管狹窄非常嚴重,可以選擇支架植入治療,這個統一叫做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