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細菌培養和大便常規這兩個檢查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大便常規檢查主要是通過顯微鏡進行查看,它包括檢查大便里面的有形成分,主要是紅細胞,白細胞,蟲卵,真菌,根據大便常規的檢查結果對胃腸道疾病做一個初步的判斷,比如發現白細胞,說明可能有腸道感染,但是這個感染可能是真菌感染,也可能是細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等,這些都可能會出現白細胞高。
而大便里邊發現紅細胞,說明可能有出血的情況,包括胃腸道的出血,也可能是由于凝血功能減退或者是血小板減少造成的胃腸道出血。
而發現真菌和寄生蟲蟲卵,這種就有一些特征性的意義,這個情況就說明有相應的病原體感染。而發現脂肪球說明脂肪消化不良。
對于大便細菌培養,它只是針對于大便里邊的細菌,包括需氧菌和厭氧菌。那么這種培養如果培養出有臨床意義的也就是致病菌的話,這個就可以作為一個用藥的指導,同時可以做藥敏試驗,對經驗用藥進行適當更改。因此大便常規檢查的范圍比較廣,但是特異性比較差。而大便細菌培養,只是針對大便里邊的一些致病菌進行檢查,它的診斷范圍比較窄,是對感染性疾病做出一個診斷,尤其是細菌感染。